陈雨露: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不适应体制性矛盾
在5月29日举行的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中,IMI学术委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针对金融改革进行发言。他认为在货币政策和宏观金融监管方面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点集中于货币供给和杠杆率:尽管我国的M2和信贷增长均超过GDP增速,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也达到了160%,但社会依旧呼吁放款货币政策。第二点则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问题:今年第一季度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已创历史新高,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旧存在。第三点关乎金融发展和有效监管:随着金融体系的日趋复杂,金融的信用风险增加,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传染也在上升,这表明监管框架并不适应当前矛盾。
针对这些问题,陈雨露认为金融改革应当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微观层面应当遵循市场化、鼓励金融创新、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而在宏观上应当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和宏观监管框架、维护金融稳定。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则需要做到以下七点: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宏观政策体系、建立现代化金融监管框架。
以下为演讲实录:
当前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金融管理面临新的要求,有三大问题值得高度关注。第一,货币供给与杠杆率的问题。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4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余额已经达到了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已经达到99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货币供给和人民币贷款的增速都高于名义GDP的增速。同时,2008年以来,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增长迅速,到2015年末已经达到了160%左右的高水平。但是与比较快的货币信贷增速和高杠杆率并存的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不断的发出要求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呼声。
第二,金融业快速发展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问题。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新型金融产品,金融组织和金融业态不断涌现。2016年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同期GDP之比已经高达9.9%,创历史新高。与金融业快速发展并存的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各地区和行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小微企业、三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依然是金融业发展的短板,金融发展的普惠性还亟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与有效监管问题。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金融产品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和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日趋明显,但另一方面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在不断的增多,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加速暴露,民间借贷和互联网叠加的风险不断显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的联动和传染的状况在上升,这些都表明现行的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当前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
从上述三大问题导向出发,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着力点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微观层面要遵循市场化改革方向,有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构建激励相融的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宏观层面上,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和金融监管框架,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维护金融稳定。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会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应及时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妥善加以管控,牢牢守住底线,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和宏观金融管理的有效性。
金融改革的体制性目标是建立有效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改革的中期任务是切实建立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管理框架。
一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任务,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功能齐全和富有弹性的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重,降低杠杆率,发挥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在去产能、去库存进程当中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积极作用;
二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完善治理良好、结构合理、竞争力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金融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推动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和普惠金融的发展。重点建设科技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体系、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和特惠型扶贫金融体系,补齐金融发展的短板。
三是稳步的推进金融创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的成本,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扩大金融业的双向开放,服务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以开放促进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构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实现境内外金融市场的有机融合,高效配置境内、境外两种资源。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当中的制度性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五是健全金融基础设施,降低金融市场交易成本,推进金融法制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六是完善宏观政策体系,与时俱进的改革货币政策框架。从全球范围内,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中央银行的职责、调控体系和工具的组合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对于我国而言,在推动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逐步转型的同时,稳步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完善中央银行沟通机制,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本币、外币稳定运行,创新与风险有效平衡,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根本目标。
七是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国家金融安全网,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切实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金融工作高度重视,最近国务院决定由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共同编制国家金融“十三五”专项规划,即“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我们将会以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契机,进一步的凝聚各方的智慧,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未来五年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更好的发挥金融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当中的重大作用,为两个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国务院参事:金融改革必须尊重市场规则
李扬:我国支付清算规模加速上升 金融与实体经济背离拉大
“消失”的民间投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实施债转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王兆星、埃德蒙、苏宁、任志刚、李若谷、亚辛·安瓦尔、李扬、汉克、夏斌等9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6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银行与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